人民幣匯率單向升值神話破滅後,國內銀行過去大舉推銷的人民幣衍生性商品陸續面臨嚴重虧損;據業者估算,光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短短兩個多月,扣除已追繳保證金部份,台灣企業戶整體實際損失已超過一億美元(約新台幣卅.二五億),潛在損失恐上看三億美元(約新台幣九十.七五億)。
不只企業戶,散戶也跟著遭殃,去年十二月至今,搶進人民幣幾乎都被套牢,金額近人民幣一千億元,占三月底外匯指定銀行(DBU)人民幣存款餘額人民幣二一一八.六四億元的四十五%;不到三個月,報酬率負四.三三%。
永豐銀行財務行銷部門(TMU)週一才因亂賣人民幣TRF,遭金管會重罰;據了解,因涉及外匯業務,中央銀行正研究是否跟進開罰,而且機率相當高。
潛在損失 企業上看90億元
TRF是種押注匯率單一走勢的衍生性商品,過去在人民幣穩定升值期間非常熱銷,成為許多民營銀行重要獲利來源,更讓投資人忘了匯率風險;但今年二月中下旬,人民幣開始重貶,在槓桿效應下,許多企業陸續蒙受龐大損失,不是被斷頭、就是追繳保證金。
行庫主管表示,全球人民幣TRF契約規模高達數百億美元,且押注人民幣持續升值多為中國及台灣的中小企業;人民幣今年來對美元重貶逾三%,扣除補繳保證金者,預估台灣企業戶總虧損超過一億美元,甚至上看三億美元。
一位公股行庫主管說,TRF原本是「客製化」避險工具,但不少民營銀行為衝刺獲利,誘導客戶購買大量TRF,來賭人民幣單向升值,且商品合約明顯有利銀行、不利消費者。
「六.二五是關鍵數字!」行庫主管指出,人民幣上週五正式貶破六.二五元兌一美元大關,這也是許多銀行設定的門檻,如果客戶沒有補繳保證金,就得認賠殺出;繳完保證金才可以繼續「玩」,門檻可拉至人民幣六.三元附近。
另,國人近年來搶存人民幣存款也踢到鐵板。以二月五日、馬年開春首日存入人民幣兩萬元為例,當時台灣銀行人民幣賣出價(客戶向銀行買)五.○五五元,等於要花台幣十萬一一○○元,再以人民幣存款優惠年利率三%計算,三個月下來本利和為人民幣二萬○一五○元。
存人民幣 三個月賠了4.33%
但昨日台銀人民幣即期匯率買入價(客戶回售給銀行)為四.八元,人民幣二萬○一五○元只能換回台幣九萬六七二○元,不到三個月虧了台幣四千多元,報酬率負四.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