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聯合晚報
合宜住宅爆弊案,各界批評聲浪再起,其中以持有一定年限後可轉售的規定,最受爭議,認為是另一種國宅炒房。一項調查指出,和抽籤售價相比,北市知名國宅最少漲3倍,有的漲了超過15倍。
住商不動產近日統計北市國宅推出至今總漲幅,發現國宅品質雖然為人詬病,有的甚至是海砂屋,但因多具交通、學區、生活機能優勢,房價年年上漲,早年雖遠遠落後周邊行情,但後來都能追上,以漲幅來說,大多高於一般住宅。
以中正紀念堂旁的新隆國宅為例,民國75年完工時,一部分分配給原住戶以及公教人員,剩下75戶,以 一坪4.7萬元賣給中籤戶,現在根據實價資料,目前 一坪 高達76萬元,28年來漲了15.1倍,平均每年漲幅達五成四。
另外,包括信義區的永吉國宅、忠駝國宅,大安區的正義國宅、成功國宅、大安國宅以及中山區的興安國宅,多年來,房價也都從最早的個位數, 一坪6、7萬元,漲到現在 一坪 已動輒近80萬元,漲幅多達10到12倍。
位置相對偏遠的北投區文化新城、百齡國宅,松山區的延壽國宅等,目前行情和當年推出時比較,都大漲了3倍以上。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政府在住宅政策的規畫,習慣從增加供給做為思考,再搭配限定轉手策略,作為炒房管控手段,國宅如此,這幾年推出的合宜住宅也一樣。但只要增加數量規模不夠,當閉鎖期結束後,這些住宅就會快速向市價看齊,由於政府規畫的住宅,大多投入大量公共建設,區域漲幅往往大於整體漲幅,這些住宅房價表現往往更為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