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有慾」在作祟
你的管教有時候是「佔有慾」在作祟,你試圖照自己的理想的樣子去捏去塑造,
完全不管孩子是他自己的,不是你的…。
有友來訪,看見我和女兒在下象棋有說有笑,羨慕的說,他們家先生和女兒如能這樣相處,該有多好!
回想一年前,我女兒的關係非常緊繃。有一次我到書房,想要噓寒問暖,問她:「學校情形如何?」︱
沒回應;再問:「功課忙不忙?」她沒搭腔;再問:「跟同學相處還好嗎?」她仍不發一語。
我在也耐不住性子,斥責她傲慢無禮。然而她確未有絲毫辯解,以更沈默作抵制。
盛怒之下,我轉向內人,怪她寵壞孩子。
後來,由於同理心課程的啟發,對於孩子的心理有了較正確的認識,我也慢慢調整管教態度。
某個週末下午,我刻意坐在她身邊,一起觀看皮卡丘卡通。她向我瞟了一眼,像是無法理解這個人怎麼會在這裡。
過了一會兒,我隨口問片中神寶貝的名字,出乎意料之外,她很熱心地向我解說,並更進一步如數家珍地介紹各種神奇寶貝和其屬性,及其互相剋制的關係。
從前,全家一起用晚餐時,我就像上了魔咒似的,總是看她的儀態不順眼,
再不就是數落她生活上、課業上的不是。
吃飯像是清算大會,弄得氣氛緊張,經常不歡而散。
後來,吃飯時間,故意不要瞧她的姿態,以免看了生氣;對於她日常點滴處,也忍住不當頭批判。
從此,用餐成為女兒抒發學校點滴的時刻,她話匣子一打開,有如水銀瀉地,不可遏止。
其他諸如生活上很多看不慣的事,諸如書桌、臥房一團亂,從不自動整理;
功課總是柪到臨睡前最後一刻才做等等,對於一絲不苟、個性急的我來說,真的很不能接受;
也不知道講過多少回,而她那種粗枝大葉、慢吞吞的個性依然故我,
多說只是增加互相的不快,沒有任何改善。
可是難道都不管教了嗎?
然而,徒以為自己的動機是好的、做法是最正確的,就要孩子全盤接受,
是否變成一種另類的「佔有慾」而不自知,只是為了滿足掌握、控的慾望罷了。
何況,生活習慣、課業等,只不要踰矩、不離譜,本來就是孩子的事,應由其選擇及負責;
事必躬親,越俎代庖,反而是逆向作。此後,一改過去凡是愛管的習慣,而讓她自由發展,
當然,也讓她了解必須為自己的事負責。
從此,家庭的氣氛變好了,也由於有較多的包容,而能認識及欣賞到她獨特個性的一面。
這一年來,和孩子發生的衝突不少,究其原因,是未能照見自我,及控制情緒。
事實上,孩子的木訥靦腆、急躁易怒、好辯、不肯勇於認錯的個性,不就是自己翻版?
假使只見到缺失就要生氣,徒然讓自己陷入情緒的泥淖中,而一味怪罪孩子,
不能虛心檢討改進,只會促使彼此關係更加惡劣。
與孩子相處,堅持自己,永不改變;
或是打落牙齒和血吞,動心忍性改變自我,全在一念之間。
當然,這是一輩子的事情,須因應不同的階段做適當的調整,
然而,恆久的愛心與耐心及虛心學習,是永不可缺的。
與孩子相處,是自己的另一次成長機會,也是人生的一個轉折。
轉折處,自然要轉型,轉型必然有痛苦;
人生的豐富精采,不也正在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