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悲劇的背後有著最美的一面,可以滌化情感、淨化心靈… 有一回我為了一部戲,去花蓮做採訪,在訪談的過程中,無意間聽到了這麼一則 讓我不小心紅了好幾次眼睛的故事。經過了兩年的時間,我依然不能忘懷當時聽 完之後的感覺,因此,決定將它寫出來。我想,這樣的故事或酗]能讓您有些戚 戚然吧?衷心希望是的… 故事的起點要從台南一處酒店說起…印象裡,酒店是充滿著杯光斛影、鶯聲燕 舞、紙醉金迷…幾乎可以想像的墮落名辭,都在酒店發生。不過,雖然它是屬於 沉淪的,但它卻也是可愛的台灣商場文化之一。不少商人在這裡談成了大筆大筆 的買賣,也有少的暗盤、勾結等等事蹟在此完成。而我們這則故事的主角,也常 流漣於斯。他總希望多喝一杯,生意就多進一筆,這也是多數經商的生意人所企 盼的。 但是,在他舉杯和一堆商人「同歸於盡」的同時,他的家庭也被酒精給沖淡了。 也就是說,有的時候他家裡出了什麼事?他不會知道,也不會去關心。還好,他 有一個很傳統很傳統的妻子,幫他把家裡打理得很好,讓他無後顧之憂的在商場 上打拼,賺更多更多的錢!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十幾二十年,一直到他的兒子女 兒十七八歲的時候,事情出現了變化。 他一直很自豪他有一對兒女,可惜卻沒注意到兒女已進入青春期。那時,處於叛 逆期的兒子,因為對家的失望和怨懟,開始學會了放逐,學會了抽煙、飆車、打 架…等等。他開始注意到兒子的改變是在收到學校的成績單,一片滿江紅,讓他 幾乎氣炸了胸膛!於是,他對兒子嘶吼、怒罵… 「我每天拼死拼活,在外面掙錢,結果你拿著我的血汗錢,到處玩,到處惹事生 非!我還要你這個兒子做什麼?!」激烈的衝突和無數的爭吵炸亂了整個家,也 毀去了原本保持在某種平衡狀態的父子關係。漸漸的,他和他的兒子形同陌路, 不再交談。兒子在高中畢業那年,因為聯考落榜又和他鬧革命,最後,兒子提出 搬離家門獨立生活,他不得已同意了!他和妻子商量,最後決定委託住在花蓮的 妹妹代為管教兒子。於是,他的兒子就像紙鳶一樣,隨著風越飛越高、越離越 遠…遠到花蓮去了。 在兒子要去花蓮之前,他曾對兒子立規定:不管怎麼樣,書還是要唸,就算是念 夜校也沒關係。他的兒子急於想離開這個家,因此也答應了他的要求。當他的兒 子去到了花蓮,果真履行了他的要求,找了一所三流的專科學校夜間部就讀。只 是,沒了雙親的管束,兒子變得更野了…某天,他的兒子不知怎麼的,也閉O因 為趕路,因而又飆起車來。結果,人算不如天算,他的兒子以為自己閃得過大卡 車,卻沒想到閃不過另一輛車。就這樣,他的兒子高速撞上一輛正穿越十字路口 的汽車,而且是在沒戴安全帽的情況下!當他的兒子被送到醫院時,瞳孔已呈現 放大的狀態,呼吸和心跳也開始不規律。醫生見情況危急,決定先開刀保住一條 年輕的生命再說。他和妻子接到消息,連夜趕到花蓮慈濟醫院,著急的找醫生問 狀況時,醫生說…「你的兒子已經送到加護病房去了,暫時是保住了生命,不 過…很可能會腦死。」「腦死」,這兩個字就像一道筆直的落雷一樣,直直地擊 中他的心底!他無法接受這樣的噩耗,更不能相信一個前月還活蹦亂跳的兒子, 從今以後只能像株植物一樣,僵硬而無感地活著,而且,是缺了一塊頭趕帚漪? 著(註一)。那夜,他在落腳的旅館裡,一口一口地舔舐湧血的傷口,一點一點 地縫合碎裂的心…直到天明。 第二天,他向他的妻說:「對不起,兒子會變這樣,是我害的……我想在花蓮租 間房子,全心照顧兒子,彌補我對他的過錯,妳說好不好?」他的妻答應了。於 是他放下了二十幾年來辛苦打拼出來的生意和商場上的地位,帶著妻和女兒,在 花蓮租了一間小小的房子,並將已成了植物人的兒子接回就近照顧。為了生活, 為了養家,也為了兒子的醫療費用,他找了份工地臨時工的工作。已經步入中年 且二三十年沒做過苦力的他,笨拙而吃力的隨其他工人穿梭工地A掙取微薄的工 資。扛著沉重的磚塊,每一個艱辛而蹣隍漕B伐踏出,他都告訴自己:「兒子一 定會醒過來、兒子一定會醒過來!」這樣的信念,讓他有勇氣咬緊牙根踏過每一 滴腳下的汗水、忍過一次又一次肩上滲血的痛楚…在那段時間裡,讓他最快樂 的,就是當他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到家聽見女兒對他說:「爸爸,哥哥今天眼睛 眨了一下哦!」眨眼,一個多麼簡單的動作!一個對他人而言是尋常而普通的小 動作,對他卻像是上天給的極大恩賜。也閉O他的執著感動了天,或者,是妻和 女兒在醫生的教導下,每天不斷的為兒子做復健、刺激感覺神經,起了作用,他 的兒子真的--醒了!他深怕這個奇蹟的降臨只是一場夢,所以長跪在地上,不斷 的感謝上天,不斷的磕頭。他感謝老天爺,感謝老天爺放過他的兒子,也祈求上 天發慈悲,別讓兒子再睡去。那夜,他興奮得無法入睡,就好像是怕睡醒後,夢 也跟著醒了一樣。整整一個夜晚,他的臉上盡是滿滿的笑和瓷A心裡全是滿滿的 感恩和祈禱… 兒子醒了,他和妻趕緊聯繫主治醫師,希望醫師能將兒子的頭骨裝回去,避免兒 子因不小心的碰撞,而再度傷害到大腦。但是,經過主治醫師的評估,擔心頭骨 裝回去會造成腦壓升高,危及患者生命,於是建議不要做這項手術。最後,在他 和妻苦苦哀求之下,醫師說:「這樣好了,如果你兒子能夠自己走來見我,親自 跟我說他想動手術,我就幫他動手術。」有了醫師的承諾,他和妻燃起了希望。 雖然,兒子醒來後的智商,和一個兩歲大的孩子無異,而且必須靠輪椅行動,大 小便也不能自己控制,但對他和妻來說,那已是無限滿足的了。他對妻說:「我 真的很謝謝老天爺,謝謝祂給我再一次當爸爸的機會。過去,我沒陪兒子一起成 長,從現在開始,我要陪他一起長大,做一個時時刻刻陪在他身邊的爸爸…」 從那之後,他更加賣力的工作,甚至是別人不願做的工作、不願加的班,他都願 意。因為他想要重新學習當一個「爸爸」,他要給兒子最好最完整的復健療程! 告訴我這個故事的志工形容說:「就算你告訴他,我給你一百塊,但是要先打你 一巴掌!他都願意賺這個錢。」為了節省開銷,給兒子做復健。每天中午,他就 只吃一個白饅頭、一杯白開水。而他的兒子,也在妻和女兒細心的照顧下,一天 比一天進步。終於,兒子從牙牙學語中,學會了說「爸爸」兩個字。當他聽見兒 子含糊地說「爸爸」的那一霎那,那種歡喜,比給他幾千萬的頭彩還要來得快 樂;快樂到只要一想到都會笑的快樂、連做夢夢到也都會笑的快樂。那陣子,他 工作的時候,常會開心地跟人說: 「我兒子會叫我爸爸了,他學會叫我爸爸了…」可惜,就在他覺得他的好運來了 的同時,沒想到他這一世最大的劫數也跟著來了! 某天,他工作到一半,忽然昏倒了。送到醫院之後,醫師檢查結果竟是--肝癌! 而且,已經到了末期!醫師建議他趕緊住院接受治療,但他拒絕了。他說他還有 很多事還沒做,還有未挑完的擔子,他不能住院。他離開了醫院回到租屋,不敢 將自己的病情告訴家人,一如往常地,陪著孩子笑、陪著孩子做復健…然而,他 的病終究是會被家人知道的。當他第二次在工地昏倒的時候,他的妻知道了他的 病,知道了他只剩三個月不到的生命… 他依然堅持不住院,即使妻要求他、醫師強烈建議他!每天,他忍著癌末帶來的 痛苦和腹部日漸隆起的積水,拼命地工作著。在他心裡,想的只是多賺一分錢留 給家裡。他還沒看見兒子能夠自己站起來之前,他不願倒下,不願就此放手。這 時候的他,只剩這樣一個對「家」和「兒子」的信念在支撐著他,支撐著已經瀕 臨不堪使用的軀殼,繼續向前走。 癌末的疼痛是澈入心扉的,是非一般人能忍的!因此,才會有疼痛控制的安寧療 護。然而,那樣的療護需要的是時間和金錢,而他最缺的,正是時間和金錢!因 此,他只能一再的忍,忍到幾乎咬斷牙根的忍著!但是,再堅強的人總會有脆弱 的時候,他也不例外。好幾次,他真的忍到了極限,而妻也不斷的哀求他去醫院 打一針止痛劑止痛,他才默釵a點點頭。但他總在臨出門之際,都會這樣問妻: 「家裡還有沒有錢?」如果妻回答有,他就願意走這趟醫院。如果妻有所猶豫, 他便會調頭回屋,寧可真的咬斷牙根也不願去! 他和死神之間的搏鬥,在歷經了幾個月之後(超出醫師的預估),終於,他得以 親眼見到他的兒子推進手術室。他等到了他的企盼,精神也因此鬆懈而第三度倒 下。這一次,他再也沒有氣力告訴醫生他不想住院,他想回家…此刻他唯一能去 的地方,就是之前他一直不想去的地方,「加護病房」。這時,他的生命已走到 了盡頭,死神也已走到他的腳跟前,向他招手。但是他仍有心願未了,他仍放心 不下他的家人,所以他試圖拼搏,跨在生死的界線上,和死神拔河!接連著兩 天,插在他身上的生命徵候儀時強時弱,心跳和呼吸也時虛時實,但他就是頑強 地不肯停止、不肯妥協。到了第三天,他和死神之間的比賽,輸贏已經十分明 顯,任誰都看得出來只要死神輕輕加點力,這場生死競賽就會宣告結束。這時, 醫院的志工帶著他那甫能下床行走的兒子,來加護病房看他。 當他聽見兒子輕聲地在他耳邊說:「爸爸」的時候,生命徵候儀上原本近乎是一 直線的心跳曲線,忽然顫抖掙扎起來,就好像是他已經全然無力的軀體,亟想掙 扎坐起一樣!但是,此刻的他再怎麼樣努力都是白費,那條綠色的心跳監視線, 才抖了幾下,就又回到方才那樣,近乎一直線的輕顫……!志工看著監視器近乎 平直的線,知道他的心還是放不下。志工不忍見到他不能安心的走,因此一直的 給予安撫,告訴他:「你放心,家裡的事我們會幫你的。你放心。」 綠色的線仍在輕顫!他仍在拼… 志工輕喚他的兒子,希望他的兒子給父親最後的安慰。於是他的兒子輕附到他的 耳邊,用著一種童稚而真摯的聲音,緩緩地說:「爸爸,下輩子,我還是要當你 的兒子。」綠色的線忽然暴起,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一手握住兒子的手,一手 握住志工的手,高高舉起…「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放心,你的兒子交給我們,我 們會照顧他的,你放心、放心、放心…」志工不斷地安撫著他的心。終於,他的 手垂了下來…鬆開…綠色的線停止顫抖…心跳指數回歸於零……他,終於走了, 記著兒子最後的約定,走了。 註一:腦部嚴重受創而至腦死的病人,為了避免其腦壓升高,醫師通常會將患者 的頭骨鋸掉一塊,並將之放置在患者身體裡,若將來患者清醒,醫師評估過後, 再行放回。記後:這則故事最後還有一小段,是關於他捐出大體、告別式上他的 妻對他的懷念等等…在此不多詳述。故事說完了,情卻未了。在未了的情裡,我 想說:每一位父母都是在當了父母之後,才開始學習扮演爸爸媽媽的角色。因 此,我們做子女的又何必去苛責自己的父母呢?畢竟,他們也在學習啊。另外, 不要再說「以後再說」、「等一下」的話了。愛要及時,親情無價,在還沒太遲 之前,對您的父母說聲「我愛你」。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