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 李後主)
天生優柔懦弱的李後主,因為甘願屈辱,甘願忍氣吞聲,最後落個國破家亡的結局.
我們為李煜之忍嘆息,這種忍自然不足取,可是這種懦弱之忍,在某種意義上
也有可取之處,那就是幫了趙匡胤的忙,結束了南北長期分裂的局面,
在歷史的進步上有一定的意義,雖然如此,又有誰去讚揚李煜了呢?
李煜一生的悲慘遭遇,只能讓藝術家或文人雅士氣憤,讀書人長嘆,
人們又能說什麼呢?
藝術家與政治家的生命情調截然不同,前者軟弱,後者果敢,前者感情細膩,
後者狡猾奸詐.如果二者相鬥,藝術家除了寫詩作賦外,其餘的也只有受屈辱了.
大智慧過生活,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