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混沌的定義
也可寫作「渾沌」
1、傳說中天地未形成時,元氣不分、模糊不清的狀態。漢˙王充˙論衡˙談天:說易者曰:元氣未分,渾沌為一。亦作混沌。
2、模糊不分明。抱朴子˙外篇˙廣譬:渾沌之原,無皎澄之流;毫釐之根,無連抱之枝。亦作渾敦。
3、相傳為堯舜時四凶中的驩兜。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後用以比喻冥頑糊塗不開通。亦作渾敦。
4、莊子寓言中的中央之帝,天然無耳目鼻口。見莊子˙應帝王。後用以比喻自然淳樸。漢˙揚雄˙太玄經˙卷六˙馴:渾沌無端,莫見其根。
5、神話傳說中的惡獸。漢˙東方朔˙神異經˙西荒經:崑崙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往,有腹無五臟,有腸直而不旋,食物徑過,人有德行而往牴觸之,有凶德則往依憑之。天使其然,名為渾沌。
「混沌」
1、解釋 傳說中天地未形成時的那種元氣未分,模糊不清的狀態。西遊記˙第一回: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三國演義˙第八十六回:昔混沌既分,陰陽剖判;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亦作渾沌。
2、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樣子。唐˙孫思邈˙四言詩:一體混沌,兩精感激。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漢魏古詩,氣象混沌,難以句摘。
3、糊塗無知的樣子。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這個養爺老的混沌了,我是劉季真的兒。水滸傳˙第二十四回:混沌濁物,我倒不曾見日頭出半天裡,便把著喪門關了。
abyss
KK: [ ]
n. (名詞 noun)
1、深淵;深坑;深處[C]
One slip on this mountain and you will fall into the abyss.
(在這座山上一失足便會跌入萬丈深淵。)
2、任何深不可測的事物;(智力等的)深邃[C][U]
abyss of shame
(羞愧無比)
3、【宗】(創世之前的)混沌
同義詞:
depth深處;深淵[the P]
hell地獄,冥府[U]
hades【希神】冥府;閻王;【口】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