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努力等於人生得意? 身為現代人最為可悲的是將工作視為至高準則和肯定自我的唯一方法。那些聲稱沒有工作,日子就沒任何意義的工作狂,他們生存的根本完全依賴外界的掌聲。事實上,如果一個人的身份要靠工作的肯定,他的發展就大受限制了。筆者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應時時捫心自問如下的問題: (1)「我的人生只是一些身外之物嗎?」 除非你熱愛工作,願意整個人都「賣」給它,否則還是別讓工作來決定你是什麼人,而你的本質就是你的人格和你的個性,這些才是使你有別於他人的特質。 (2)「你是對工作充滿理想?還是只是為一份令人難捨的薪津賣命?」 加倍工作並不會得到加倍的好處。事實上,工作只不過是生活的一部份,不要把工作看得那麼重要,也不要沉迷物慾,這才是現代人明智之舉。 事實上,工作「忙碌」所導致的結果至少有如下數點陷阱: 1.失去活力與彈性 每個人天生都有豐富的想像力。尤其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大家都有能力與彈性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世界,然而不知從童年的那一天開始,忽然間大多數的人就漸漸失去這些能力。社會以及父母不斷地告訴我們什麼是我們所要預期的,為了獲得認同,就慢慢地被影響、被制約了。失去了心智上的彈性,並且也停止了發自內心的關注,如此所造成的結果是,我們的思維變得十分結構化;結構化的信念與價值,導至錯誤、片面與落伍的認知。 2.觀念日漸僵化 即使到了今天,許多人還是和幾個世紀前一樣,緊緊地守著一些過時的信念,不肯輕易放棄他們長期以來所抱持的想法,要他們承認自己的想法是過時的,簡直不可能。固執己見成了一種不治之症,儘管嶄新的、不同的觀點對他們有利,人們還是死守著舊觀點。 3.身心日漸俱疲 工作過度勞累就如同一支兩端都在燃燒的蠟燭,提早結束生命。例如在日本有一種「過勞死」的疾病,就是因工作過度而致猝死。農業時代埋頭苦幹的「勤勉」觀念並不符合現今主張「工作與休閒兼顧」的新理念。 4.「忙、盲、茫」的惡性循環 大多數的人自從踏出校門之後,天天緊隨著忙碌的生活步伐和社會的快速脈動。每天得緊緊的例行公事會導致人沒有時間思考,同時為懶得思考的惡習找到藉口,再加上無孔不入、「強迫中獎」的資訊轟炸,更是讓人身心俱疲。經常匆忙做事是沒有建設性的,如果沒有充裕的時間思考,創意必然不會源源而來;同仁無暇思考會使公司降低創造性與生產力。 另一方面,休閒就是「一個人在工作以外所花的時間,用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你我都可以依照個人的需要來決定什麼是工作,什麼是休閒。不管你的處境如何,都可以利用不工作的時間,學習新事物,追求人格成長。休閒的另一面則是充滿積極樂觀的意義。勞碌大半生,一朝得享無止盡的休閒時間,可真是人生一大樂事。休閒應該是安靜地、熱切地沉潛在一些事情當中,而做這些事的目的只是為了其中的樂趣,和工作完全不相干。我們許多人都悖離人生的真諦,犧牲了赤子之心,但唯有赤子之心才能使我們找到滿足與快樂。到底什麼才是快樂休閒的要素呢?無非就是一種心境。健康的心態,才能過別人所說的「好日子」,沒有任何事物能夠取代健康的心態,使我們獲致快樂的生活。 休閒人生的要素至少包括如下數點: 1.不斷的學習:一些本質上較積極的活動為寫作、閱讀、運動、跳舞、在公園散步、畫一張圖畫、演奏音樂、修一門課。把你的時間用來讀別人的作品,你就可以輕易得到別人絞盡腦汁的結晶。 2.持續的運動:維持良好的健康,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藉著持之以恆的運動得到強健的身體。身體健康的人比較會從事積極性活動,而身體不健康的人則傾向於從事消極性活動。 3.勇於嘗試:說到人生,有兩種人 參與者和旁觀者,前者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使事情發生,後者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等著事情發生。適度冒險與努力的活動,能帶給我們的滿足會比那些不用冒險、不費力的活動多。 這些年來,台灣民間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台灣錢淹腳目」。台灣人努力工作,汲汲營營的目的似乎只是埋首於賺錢,聖經上有句話十分具啟示性:「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又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工作努力就一定會有錢嗎?有了錢之後,人生就真的得意了嗎?環顧社會亂象,不難發現「口袋是飽滿的,而心靈卻是空虛的」已成為現代台灣人顯著的特徵之一。筆者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找個機會靜下心來,思索工作的意義與目的,以及自己這一生的努力方向,對於工作的理想與不達目的誓不甘休的熱情與毅力,也許能讓工作不再淪落為只是「習慣」。滿足於現狀、甘於平淡的幸福並不是錯,但是真正不會後悔的抉擇才算對得起自己。重新調整人生旅途的步伐,才可能樂在工作,獲得成就感,也才可能懂得休閒,樂在不工作;唯有懂得在工作與休閒之間、物質與心靈之間,以及利己與助人之間求得均衡,才能悠游於生活,人生也才可能如意。
走進天堂的門票 有一對孿生兄弟,同時進入高考考場。 結果,哥哥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弟弟則以兩分之差名落孫山, 兄弟倆長相酷似,性格各異。 哥哥忠誠敦厚,弟弟活潑機靈;哥哥拙于言詞,弟弟口若懸河。 哥哥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面對貧病交加的父母默默無語, 弟弟關在房裏不吃不喝,長籲短歎『天公無眼識良才』。 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兩個通宵, 終於眨巴著眼睛向大兒子開口了:「讓給弟弟去讀書吧! 他天生是個讀書的料。」 哥哥把大學錄取通知書送到弟弟手中, 並在弟弟身旁說了這麼一句話:「這不是走進天堂的門票, 別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 弟弟不解,問:「那你說這是什麼呢?」 哥哥答:「一張吸水紙,專吸汗水的紙。」 弟弟搖著頭,笑哥哥盡說傻話。 開學了,弟弟背著行囊走進了大都市的高等學府, 哥哥則讓體弱多病的老爸從鎮辦水泥廠回家養病, 自己頂上,站到碎石機旁,拿起了沈重的鋼撬。 碎石機上,有斑斑血跡,這台機子上,曾有多名工人軋斷了手指, 哥哥打走上這個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個美麗的夢。 他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對機身進行了技術改造, 既提高了碎石質量,又提高了安全係數, 廠長把他調進了燒成車間。 燒成車間灰霧彌天,不少人得了矽肺病, 他同幾個技術骨幹一起,殫精竭慮,苦心鑽研, 改善了車間的環保設施,廠長把他調進了科研實驗室。 在實驗室,他博覽群書,多次到名廠求經問道, 反復實驗,提煉新的化學元素,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創新實驗, 使水泥質量大大提高,讓廠裏創出了新的品牌產品, 水泥暢銷華南幾省。 再之後,他便成全市建材工業界的名人, 弟弟進入大學後,第一年還像讀書的樣子, 也寫過幾封信問老爸的病。 第二年,認識了一個大款的女兒,就雙雙墜入愛河, 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錢包, 整整兩年他沒向家中要過一分錢,卻通身脫土變洋, 『帥呆了』、『酷斃了』。 進入大四後,那女孩跟他『拜拜』了, 他便整個人陷入了『青春苦悶期』,泡吧!上網,無心讀書, 考試靠作弊混得了大學畢業文憑。 他像一隻蒼蠅飛了一個圈子又回到家鄉所在市求職, 他還有那麼一點羞恥感,不願在落魄的時候回家見父母。 經市人才中心介紹,他到一家響當當的建材製品公司應聘, 好不容易闖過了三關,最後是在公司老總的辦公室裏答辯。 輪到他答辯時,老總遲遲不露面,最後秘書來了, 告訴他已被錄用。 不過,必須先到燒成車間當工人,他感到委屈, 要求一定要見老總。 秘書遞給他一張紙條,他展開一看,上書八個大字: 『欲上天堂,先下地獄。』 他一抬頭,猛見哥哥走了進來, 端坐在老總的椅子上,他的臉頓時燒灼得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