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燕國被趙國打敗,燕王發佈獎金,只要有勇士救回人質,就賞金一百兩。
當時孔子有一位學生就奮力去救回多位人質,燕王要發賞金給孔子的學生,而孔子的學生確拒領賞金。
這位學生回到孔子處,就告知孔子救回人質的事及不接受燕王賞金的過程。
孔子會如何回答?
孔子說﹔你的心意是對的,可是你的作法是錯的,因為不會再有人去救人質了。
孔子說﹔你雖然不貪取財物,可是你確貪取名譽,因你的貪取名譽,有多少個人質無法得救。
在我們的人生學習認知過程中,認為是對的、是善的….實際上…..是對的嗎? 是善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