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792033
 禮儀師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禮儀.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遺體整容.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遺體整容.一
作者: 禮儀師 日期: 2011.05.01  天氣:  心情:
遺體整容的範疇
遺體冰存於殯儀館或按當地風俗在家中停放,一般都會在十餘天內進行火化,也就是在台灣人殯葬風俗中的“做巡”後遺體都要火化或土葬處理,好讓亡者長眠於歸屬之處。除非有特殊原因需保存一段時間。這些遺體都需要作短期或中長期(10-20天)的保存處理。而後根據喪家要求給遺體化妝、梳理、更衣舉行告別儀式,向往生者做最後告別,這是葬儀的正常工作模式。除此之外,仍有一定數量的遺體有意外造成的完整性和對稱性缺損或變形遺體,需要殯儀館防腐、整容、化妝工為他們特殊服務。對於有缺損和變形的屍體,需用特殊技術和技巧進行修復和整形,使這些屍體盡可能地接近死者生前的形態或接近正常人的形態,讓參加往生者告別式的親朋好友得到慰藉與最後完美的形象,能經常回憶亡者生前為社會和家庭所作的努力和奉獻。
一、完整性缺損
完整的人體應該包括頭、頸、軀幹和四肢,缺一不可,但在嚴重碾壓傷、砸傷、爆破傷、車禍、地震等這些嚴重大型機械事故和突發事件中並不少見。頭頸分離,胸腹分離,腹部缺少,臀部缺損,雙下肢沒有的各種缺損類型的遺體都有。殯葬整容的重要任務是先恢復遺體的完整性,也就是頭、頸、軀幹、四肢的排列,盡可能地收集殘缺不全的組織。如頭部顱骨粉碎已全部缺損,頭部僅剩皮膚,那就需要小心仔細地整理,按皮膚的連續和斷裂口的形狀進行連結。如缺損嚴重則先按頭、頸、軀幹、四肢的順序將殘缺組織排列和連結,為下一步修復和再造做好預案和計畫。
二、對稱性缺損
人體除了完整性的前提外,再就是對稱性,這是人類進化的結果。人體左右對稱,也缺一不可,否則就難以達到正常人的形態,更談不上化妝和美容。影響對稱性最大的是面部的器官和組織的損傷,其次是四肢。因為瞻仰遺容時,親朋好友最注意的莫過於亡者安詳的面容,如面部對稱性缺損,不能修復和再造,就難以恢復睡眠的面容。在各種暴力型損傷中,面部器官都極易缺損,如眼、耳、鼻、唇都會完全和部分缺損,而造成完整性和對稱性的損傷。意外事件中,面部器官,組織對稱性破壞的相當多,需要多方面的整容工作,恢復面部的對稱性。其次是四肢,死者的親朋好友在瞻仰遺容會關注遺體四肢的完整性,如單一肢體缺損未能修復,就會造成亡者親屬的心靈創傷,因此對缺損的四肢一定要再造,使遺體恢復完整和對稱。
三、畸形
遺體軀幹與四肢畸形如不能修復整形,將嚴重影響亡者的睡眠安詳的姿態,因此在喪家的要求下可實施畸形的矯正術。
(一)脊柱畸形,就是嚴重的駝背畸形,遺體不能平臥,有時不能放入棺柩中,在遺體家屬要求及同意後,可採用脊柱突起部位的楔型截骨術。此法可從背部進行,手術前應準確地找到變形部位的中心點,然後在變形部位的背部作解剖,進行層次分離,直到完全暴露變形的脊椎骨,沿著脊椎骨的邊緣慢慢地向胸腹腔面進行剝離,有肋骨地則可用骨鉗咬斷肋骨再進行剝離,直到變形脊椎骨前的動靜脈主幹充分游離為止,而後用鋼絲鋸穿過變形椎骨,將變形的脊椎骨鋸斷或用骨鑿鑿斷,呈V字形截骨,V字尖口朝前,V口向後,呈楔形截骨。將鋸斷或鑿斷的變形骨取出。在操作過程中,應格外小心,盡可能地避免弄破椎骨前的動靜脈主幹以及肋間動靜脈分支,如有血管破損,應注意及時結紮,結紮完畢並在椎孔的上下兩個斷面孔填充一些棉花之類的填充物,以防滲漏。根據取出脊椎骨的粗細長短,選取一段粗細相似的木料,截取一段略長3-4毫米的木料嵌入,代替原來變形的脊椎骨,並用二寸長的元釘加以固定。固定完畢後進行清理創口,檢查一下是否有滲漏,在確保無血水滲漏的情況下進行創口縫合,經過修整後的屍體即可恢復與正常屍體一樣的直挺。
在上述方法的實施過程中,應盡可能地不損壞鄰近地血管,如有動脈或靜脈血管被損壞,應立即進行結紮,以免妨礙修復手術的進行、及手術後的血液滲漏,污染衣物。其次做過手術的屍體在搬運中要格外小心,避免用力過度造成屍體手術部位的錯位或固定木塊的脫落,最好用硬托板托住屍體一起搬動。
二、四肢畸形
屍體的四肢彎曲畸形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皮膚受傷所致;二是神經、肌肉、股腱等萎縮所致;三是關節疾病所致。
在進行屍體四肢完全修復之前,必須弄清屍體四肢的畸形原因,觀察四肢的形狀,選擇好手術部位和方案。
1、皮膚受傷所致
屍體的皮膚在死亡之時遭受嚴重的燒傷、灼傷,死後便形成了屍體四肢的彎曲畸形。在修復時,先在屍體彎曲肢體的彎曲中心皮膚作1-2釐米長的橫切口,將彎曲的肢體拉直,再從此切口的上下端,作垂直於此橫切口的支線切口,切口的長度各為5釐米,橫切口與垂直切口形成十字狀,並用剪刀將十字切口修剪成棱形狀,取出適量的皮下組織,代以填充適量的脫脂棉花,以防止血液滲漏,如有較大滲漏,應檢查原因,有血管破裂現象應給予結紮,最後縫合皮膚創口即可。
2、神經、肌肉、股腱等萎縮所致
神經、肌肉、肌腱萎縮所致四肢彎曲畸形的一般有二種情況。一種是死者生前就患有神經、肌肉、肌腱萎縮症,死者死亡時已經肢體彎曲了。另一種是由火災嚴重燒傷所致。在處理修復這些屍體的肢體時,上肢則在肘窩處作8-10釐米的直線切口,下肢則在幗窩處作12-15釐米的直線切口,在彎曲的中心點切斷神經、肌肉、肌腱和血管。在切斷血管前應先將血管結紮二道,然後在二道結紮線的中間剪斷血管,如不能事先進行結紮,則在剪斷血管後立即用血管鉗夾住血管的兩個斷口,再進行結紮,這樣可以避免大量出血。再做了神經、肌肉、肌腱和血管的切斷後,用力拉直彎曲的肢體,割除適量的皮下組織,填充一些脫脂棉花,最後縫合皮膚即可。
3、關節疾病所致
關節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所致的肢體彎曲畸形,是由死者生前長期所患關節疾病改變了關節的正常形態所致。此類肢體的彎曲畸形,通過切斷一些組織結構已無法改變肢體的彎曲。因此,必須將關節囊打開,試將屍體的肢體拉直,如肢體仍拉不直,則可將妨礙關節伸直的增生部分鋸掉或鑿掉,在作了相應的手術後,再將屍體的肢體拉直,然後再作清理創口處理,割除適量的皮下組織,填充適量的脫脂棉花,最後縫合皮膚即可。

第二節 完整性缺損的整容
遺體完整性缺損可以包括頭顱、軀幹、四肢和頭顱五官缺損。這些部位缺一不可,如不修復,遺體就缺乏完整性。就沒有正常人的形態。殯葬整容工在遇到遺體破損時,首先恢復遺體的完整性。
一、頭顱破損
屍體頭顱需要進行修復的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由高墜傷所致;二是由交通事故所致;三種由鈍器致傷所致。
高墜傷致死的屍體,頭部先著地,則往往造成屍體頭顱的粉碎性骨折而引起頭部的變形。對於此類屍體頭顱的修復方法是,沿二個方向延長進行擴創處理,取出部分碎小的顱骨,再將死者的腦組織全部取出,用浸過福馬林液的脫脂棉花塞緊,並在顱腔內多塞些棉花碎布之類的填充物。複上破損的顱骨,如顱骨破損嚴重已無法拼複時,可用代用品複蓋。縫合時可利用顳肌膜自左至右縫合顱蓋骨,顱蓋骨縫合後,兩側顳肌要與原來一樣平整,不得隆起。最後縫合損裂的頭皮,縫合頭皮時注意,由於兩側發腳的頭髮短而稀少,縫合的針距應適當細密,一般要求邊距為0.3釐米,間距為0.3釐米,至頭髮濃密處,針距可略長一些,頭皮縫合完畢,將頭髮清洗梳理整齊。對頭皮破損嚴重而無法完整縫合的,可利用頭部的殘留頭皮作編織型縫合,然後再用假髮套,套上即可。
交通事故致死的屍體,死者的死亡原因是因頭顱粉碎性骨折而死的,則可參照高墜傷致死的屍體頭顱修復方法進行修復。如果死者的頭顱被車輪擠壓已無法修復時,則可在徵得死者親屬同意或應死者親屬得要求下,根據死者生前的照片進行再塑造,此項塑造有相當的難度。對照死者照片進行再塑造,塑造成的死者頭顱與死者身體的對接要處理好,對接前應首先將死者的頸部作清創處理,把頸部修剪成一個平面,結紮頸部平面上的所有的血管、食管,氣管可用縫針縫合起來,然後再頸部的橫截面上填上一層脫脂棉花,再將頸部的皮膚套在頭顱的頸部,並用臘線或金屬絲紮緊。當死者的衣服穿好後就可進行化妝處理,然後戴上假髮套,隨即就可推出一具完整的屍體了。
殯儀化妝中要用雕塑頭來代替死者,一定是無死者原頭之故,可根據的只是死者死前的照片,所以最好挑形象清晰,而且較大的照片,如果不夠大,可以先行放大。挑選照片時,要死者生前最後各個側面都有些的照片為好,最少要有正面、側面的照片。拿到照片,不可匆忙上手,一定要仔細觀察照片上人物的特點,尤其是死者生前頭與身體的比例關係,要測視出來。然後,根據死者實際長度,推算出雕頭長度。這個尺寸十分重要,不可大意,在塑的過程中加減泥土,都要以此尺寸為依據。
大的方向體面先分出來,抓住物件大體面的特點、分准五官粗輪廓的位置,這一點十分重要。要仔細對照相片,根據解剖上的骨骼特徵,將物件的輪廓吃准,注意顳線、眉骨連線、外眼角連線、顴骨位置、下頜角位置、下頜結節位置、兩耳位置等。
1、眼
(1)眼球是一個半圓球體,要注意圓的體積,既要飽滿又不能過分前突。
(2)注意眼睛四個眼角的關係,一般人都是內眼角低些,外眼角略高,但往往有許多人的情況不是這樣,請注意這問題。
(3)我們前面已講過,我們所塑的是有姓有名的人,而不是藝術品,“真實”是唯一的標準,眼睫毛一定要粘,而且必須粘再眼皮裏面。在閉眼的情況下,睫毛的方向朝下,緊貼在下眼瞼上,睫毛的長短要根據本人的實際來定,不是越長越好。
2、眉
要搞清楚眉毛生長在眉上方粗隆上,光是在眼睛的上部平貼一根眉毛是不可能有真實的效果的。必須先根據本人的眉弓做好。然後將眉毛修剪成象本人的形象(長短、粗細、濃淡),最後,根據本人的眉毛情況,粘貼上去。
3、嘴
(1)嘴比較難把握,而嘴的位置又在正中,必須認真去審視。牙床的不同情況往往對嘴的外形起重要的作用。如爆牙,上嘴唇就外翻;如老年人缺牙多了,整個嘴就癟進去了。
(2)上唇的中央有一個飽滿的圓形肉球,叫上唇結節,下唇左右有一對下唇結節,像埋入泥中的露出一個淺淺的圓頭的黃豆。
(3)注意人中的長短與寬窄、深淺,每個人的人中情況不相同。
4、耳
(1)耳的位置,從側面看,在中央,耳上端與眉毛相平,下端與鼻底相平。
(2)耳與臉部的角度,每人不一樣,有的較垂直,俗話說“招風耳朵”,有的角度較小,貼在臉面上。
(3)耳的結構比其他器官複雜,如果畫圖,可以從正面看,耳朵一部分結構看不到,不畫出來沒關係,但我們這項工作,對耳朵的要求特別高,要全方位看,因此弄清楚結構、認真對待是十分重要的。耳朵皮較薄,轉彎較多、因此在塑造時注意分期進行,不可操之過急。
在頭顱修復時,首先要注意死者生前的臉型
俗話講“百人百長相,一人一個樣”。 我們只要在周圍仔細觀察一下,就可以看出不僅每個人的耳、目、口、鼻有差異,就從頭部外表輪廓來看,也是長、闊、扁、圓各不相同的,人的臉型大體上可分為:長方形臉、正方形臉、橢圓形臉、棱形臉、三角形臉等幾種,各種臉型的特徵則是:
(1)長方形臉
多數是額前發際線生得較高,所以顯得臉部特別長些,也有額前發際雖然生得不高,但由於臉龐較清瘦或五官位置的比例不夠均勻,也會給人以長的感覺。
(2)正方形臉
一般都是額角生得高而闊,兩腮突出,下頜部較寬,所以顯得臉部方正。
(3)圓形臉
多數是額前發際生得較低些,耳部兩側較寬,肌肉比較豐滿一些,因此容易形成圓的感覺。
(4)棱形臉
一般都是尖頂,窄額角,下頜部狹小,形成兩頭小,中間寬,臉部較長,而三角形臉則占其一半,或者是頂尖、腮窄、腮部寬、形成上大下小,或者是下頜瘦削,頂部扁平額角寬,形成上大下小。
(5)橢圓形臉即是鵝蛋臉、瓜子臉一類的臉型,輪廓的上下長闊均勻。
二、軀幹及肢體的缺損
一、軀幹修復
屍體在修復時,自頸部開始經胸腹腔至盆腔仔細填充緊實,如是男性屍體,則在頸部用紙做一模擬喉結置於原喉結部位,填充頸部和腹腔表面時須用細軟之物,頸部的粗細和腹部的高低應與死者原來的形狀相似,以保持其原來的體形。填充完畢後,縫合完畢,用雙手均勻地按摩屍體腹部,以平整屍體腹腔內的填充物,使屍體腹部皮膚鬆軟而富於彈性。
高墜傷致死的屍體,其體腔的修復應視屍體體腔的破損程度而定。有肋骨骨折外翻的,有骨盆粉碎性骨折,也有脊柱多處骨折斷裂的等等。不同程度的損傷,修復的方法也不同,視具體情況而選擇修復手術。
意外交通事故的屍體,其修復過程往往比較複雜。這類屍體往往因車輪的擠壓造成體腔嚴重變形,體腔內的臟器破損程度嚴重,體表的皮膚也大面積的撕裂破損,有的屍體甚至被車輪壓成上下二截。修復這類屍體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清理破損的創面,取出破損的臟器,對體腔內的出血點逐一進行結紮止血。然後進行體腔破損皮膚的修復,將破損的皮膚逐一進行拼合縫合。做完清創結紮後,應測量一下被車輪壓碎的脊椎骨的尺寸,製備一段與脊椎骨粗細相仿的木料,根據所量尺寸的大小將木料裁好備用。再取一根與屍體脊椎骨的椎孔大小相似的金屬條,分別插入屍體兩端尚完好的脊椎骨的椎孔內,金屬條上放好已截好的木料,用金屬絲將木料與金屬條紮牢,木料的兩端用圓釘固定在尚完好的脊椎骨上,上述工作完畢後,將屍體翻個身,在背部進行適當的填充,先縫合背部的皮膚,待背部的皮膚縫合後,將屍體翻至胸腹部向上,平移至一硬託盤上,對腹部進行適當的填充,然後縫合腹部的皮膚。縫合完畢後,即可使斷裂的屍體恢復正常屍體的形態。縫合的要求通常以邊距為0.5㎝,間距1-2㎝為好。
在軀幹破損的遺體修復過程中,有時遇到完全缺損,則就地採用木材加上棉花,外用塑膠布包紮,塑成胸腹部。
標籤:
瀏覽次數:186    人氣指數:386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禮儀.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遺體整容.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