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21370
 輕舟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日單身女 1/3窮到飯錢都不夠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成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淞滬會戰
作者: 輕舟 日期: 2012.05.22  天氣:  心情:
淞滬會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重定向自淞滬會戰)中國抗日戰爭的一部分

參戰方
中華民國 大日本帝國
指揮官
張治中(前)
馮玉祥(前)
蔣中正(後)
陳誠(後) 柳川平助
松井石根
兵力
2000,000名士兵(75個師和9個旅)
180架戰機
17輛戰車(陸軍裝甲兵團第一連) 300,000名士兵(8個師團和6個旅)
500架戰機
300輛坦克
130艘軍艦
傷亡
~1180,000人
陣亡中將軍長1人 陣亡師長、副師長4人 陣亡團長28人 陣亡營長44人
~50,000人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1])爆發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中正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同時也為了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戰役[2],這是中日雙方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誌兩國之間不宣而戰、但又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衝突升級為全面戰爭。即使當時國力遠高於中國的日本,也動員全日本,馬上投入全面戰爭。例如隨即大量增加公債發行,並發起了日本全國性的「消費節約運動」。

戰鬥在當時遠東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市區和郊區進行,當時上海為中國第一大商港,每年對外貿易額佔全國二分之一以上。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的半個上海公共租界實行武裝中立,分別劃為法、英、美、意4國軍隊的防區。蘇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築路地區屬於日軍防區,是日軍在上海的作戰基地。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

情勢演變 國際方面主條目:九國公約會議
8月21日,中國與蘇俄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

9月12日,中國正式向國際盟控訴事變,自13日開始召開第18屆國際聯盟總會,日本以兩國間自行解決中日問題的方針而拒絕邀請。於27日召開委員會,通過了責備日本軍機轟炸中國無防備都市的決議。

10月5日,美國總統羅斯福於芝加哥舉行防疫演說:「現在已出現了無宣戰佈告或警告,無正當理由就被空襲,殺戮包括婦孺在內的一般市民。這好戰傾向有逐漸流行蔓延之虞,應由愛好和平的國民共同給予防阻隔離。」中國駐美大使王正廷:「美國總統演說,全國響應,中南美各國亦均贊助……美國在九國公約會議可能將主張先禮後兵,設法調停;不遂,與各國採取制裁方法……」但陳公博在巴黎與中國駐歐使節開會後不表樂觀:「因為他們態度都不很積極。」

10月6日,日本外務省河相達夫對於美國總統措詞強硬的演說作回應:『現在世界上「有資源國家」與「無資源國家」的爭執,熱烈討論資源、原料分配不公的問題,如不能矯正此不公平,而「有資源國家」拒絕對既得利益讓步時,是否除了戰爭外別無他法?』。10月9日,日本外務省:「日本的行為是屬於自衛。」

中國方面 西安事變主條目:西安事變
1936年發生日僑萱生鐮作槍擊案。日本水兵遭襲案,日軍陸戰隊全員出動在閘北一帶搜查,蔣中正電令何應欽:「據昨今形勢,對方已具一逞決心,務令京滬漢各地立即準備一切,嚴密警戒,俾隨時抗戰為要。」第36師、87師向吳福線移動,88師向錫澄線移動,12月12日爆發西安事變,吳福線、錫澄線的第36師、88師被調走,抗戰準備就此遲緩下來,張治中對抗日感到憂心。第88師8個月後被調回;第36師則到了八一三爆發才被調回,未經集結(8月13日奉令開拔,津浦線途中)就直接加入戰場,對抗戰來說是一個頓挫。
中共得知西安事變後欣喜若狂,要求將蔣中正押至保安交由人民公審處以死刑,但遭到蘇俄的強烈反對:「克姆林宮的戰略家深知,蔣是亞洲大陸足以發動抗衡力量,以阻止、防禦日本進攻的唯一東方軍事領袖。因此他們愛惜蔣中正的性命。」毛澤東對史達林不殺蔣的電令「怒氣填胸」[參 4][參 5]。 張學良、楊虎城與中共之「三位一體」劫持蔣中正,陳誠認為:「此舉名為抗日,實則脫離中央而走聯俄投共之途徑,較之兩廣問題,更為嚴重。」[參 6]。中共在西安事變後樂觀認為:「目前只要三方面團結,真正的硬一下,使中央軍不敢猛進,有可能釋放張學良,完成西北半獨立之局面。最終在蘇俄強力介入下,中共停止了顛覆中國的行動,與國民政府展開合作。

蔣中正脫險後,認為「內亂癥結仍在共黨」,決心不准張學良再回西北,並從行政上取消三位一體的依據,1937年1月5日,以顧祝同、孫蔚如等取代張學良、楊虎城。東北軍將領則同意中央題案調往豫、皖兩省,三位一體宣告解體。淞滬會戰之增援部隊多受到內亂剿共牽制,渡江困難、步行途中,而無法限期支援上海,錯失時機。

平津戰事主條目:平津作戰
1937年7月9日,蔣中正電令宋哲元:「從速回駐保定指揮,此間決先派四師兵力增援。宛平城應固守勿退,並須全體動員,以備事態擴大」,並電令秦德純:「加強北京城內防衛,望勿再為日軍緩兵之計所欺」。但宋哲元卻下令第二十九軍:「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不得抵抗。」並撤銷北平市內的戒嚴,希望與日軍交涉和平解決,以保存個人實力;秦德純則致電錢大鈞:「務必阻止中央軍北上」。由於安內攘外的魔咒已除,韓復渠、宋哲元等派系山頭紛紛要求中央勢力不得介入,一時間蔣中正也莫可奈何。徐永昌觀察後表示:「隊伍太雜,能戰者甚少,情形殊難描寫。」29日,蔣中正發表聲明:「所有平津軍事失敗問題,不與宋事,願由我一身負之。」30日,北平淪陷。31日,日軍佔領天津。

戰役之決策主條目:虹橋事件
西安事變以後,張治中卸除中央軍校教育長一職,專任京滬分區警備司令官。1934年至37年春天,國民政府預估日軍會從上海與杭州灣北岸登陸,因此動員第36、87、88師在蘇州吳縣、福山鎮之間構築吳福線,無錫、江陰之間構築錫澄線(36師駐無錫;87師駐江陰、常熟;88師駐蘇州)。另有乍浦、平湖鎮、嘉興之間的乍平嘉線(第57師阮肇昌負責構築),海鹽經嘉興至吳江的海嘉線國防工事

德國顧問法肯豪森認為,僅在沿海地區做初步抵抗就徹至平漢線,其持久抗戰的構想將使沿海地區過早放棄,於是外國物資來源將會斷絕。其建議為國民政府採納,1936年起開始在京滬、長江構築國防工事。

1937年7月30日,張治中判斷:
我在北方作戰,固不宜破壞上海,自損資源,然若敵方有左列徵候之一,如:1敵決派陸軍師團來滬,已開始登陸輸送時;2敵派航空母艦來滬時;3敵在長江艇隊來滬集會時;4敵在滬提出無理要求,甚至限期答覆,即斷定敵發動無疑。則因我主力軍遠在蘇常以西,輸送展開在在需要,且上海保安團抵抗力薄,諸種關係,似宜主動地位,首先發動,較為有利。
南京表達同意,覆電:「應由我先發制敵,但時機應待命令」

1937年8月7日,南京國防會議裡<關於中央之軍事準備>:「全國軍隊列入抗戰序列者,第一線約100個師,預備軍約80個師,使用於河北約50個師」主戰場以河北、山東北部、河北南部為第一戰區。但何應欽認為開戰有困難:「財政開支擴大,槍械、子彈僅可供六個月之需,防禦工事未完成,空軍不足等。」蔣中正選定上海為第二戰場,是野戰戰略上判斷在經濟、軍事、政治上,日軍必然會追隨國軍行動,所以主動對上海日軍發動攻勢。國民政府的外籍顧問端納曾建議:「對日作戰須先消滅上海、漢口、青島之日本駐軍,再全力對付平津戰事。」軍委會管理部代部長姚琮:「其利有五:指揮利便、集中容易、補給較便,江南多港灣不利於敵;易動列強觀感而得多助。」因此,1937年<國防作戰計劃>規定:「長江下游地區之國軍,於開戰之初,應首先用全力佔領上海,無論如何,必須撲滅在上海之敵軍,以為全部作戰之核心,爾後直接沿江海岸阻止敵之登陸……不得已時,逐次後退到預設陣地,須確保乍浦、嘉興、無錫、江陰之線,以鞏固首都。」

8月9日,虹橋事件。中國持不擴大事態方針,由上海市長俞鴻鈞與日軍折衝。
8月11日,日軍要求撤除上海保安隊與其防禦工事,並以軍艦20餘艘護送運輸艦向上海增補軍需品,同時動員上海海軍陸戰隊與在鄉軍人、義勇團。俞鴻鈞認為:「日本一面贊同以外交方式解決本案,一面又增兵威脅,殊屬不合」。21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命令張治中「圍攻上海」。日本駐上海領事館指控中國軍隊違反一二八上海停戰協定,上海市長俞鴻鈞嚴正駁斥,英、美、法、義外交官要求國民政府將上海列為不設防城市。國軍原定於13日拂曉前開始攻擊,但由於英美等駐華使節正在調停,中國為顧及國際視視聽,下令前線張治中暫停攻勢:「希等候命令,並需避免小部隊之衝突為要。」。

8月17日,中日雙方軍隊在上海衝突擴大。中國駐日大使許世英主張抵抗:「日本之所謂不擴大者,蓋為對內欺君民,對外欺國際之口號,對我國則藉獲暇豫,大量徵發,積極充實戰備。本月中旬後必大舉攻我,最小限度亦須完成其華北五省計劃。」

8月18日,國軍又停止進攻,英、美、法、德、義五國向中國提議:「中日雙方由上海撤兵,劃上海為中立區」,日方拒絕。蔣中正派陳誠與熊式輝視察上海戰況,20日匯報上熊式輝認為上海不宜打,陳誠建議:「敵對南口在所必攻,同時亦為我所必守,是則華北戰事擴大已無可避免,故敵如在華北得勢,必將利用其快速裝備沿平漢鐵路南下直撲武漢,於我不利,不如擴大滬事以牽制之。」蔣中正:「一定打。」陳誠:「若打,須向上海增兵。」

指揮問題8月15日,中國下令總動員,滬杭為第三戰區,任命顧祝同上將為戰區副長官,作戰方針為「戰區以鞏固首都及保有經濟策源地之目的,迅速圍殲上海附近之敵,並打破其沿海沿江登陸之企圖」。8月18日,蔣中正下令任命陳誠為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引來張治中的不滿:「陳辭修資格太淺,怎能指揮我!」馮玉祥雖是兩人直屬上司,但無法調和兩人摩擦。8月28日,蔣中正日記:「近日戰局,漸轉劣勢,人心乃動搖矣。」8月31日,吳淞失陷,蔣中正日記:「我軍轉入被動地位矣。[參 10]」9月21日,馮玉祥調至華北第六戰區司令官,蔣中正兼任第三戰區長官,顧祝同為副司令長官,陳誠為前敵總指揮。9月23日,張治中辭去前線職務,轉調中國大本營管理部部長。

[編輯] 日本方面一二八以後,日方以虹口日軍營房為核心,在周邊租界、紗廠構築百餘處堅強掩體工事。日軍參謀本部於盧溝橋事變後擬訂<處理華北時局要領>:「如抗日行為波及華中華南時,亦以不出動陸軍兵力為原則」。日本參謀本部以「防蘇」為戰略重點,認為中國華北地方割據,派系獨霸一方色彩濃厚,中國將無力發起全面戰爭。日本參謀本部井本熊男:

對華兵力使用限度的拘束,不用說,是來自對於蘇俄的考慮。當時的想法,對蘇兵力,加上預備隊,是23個師團。而總動員兵力是30個師團,所以對華使用兵力只能有7個師團。因此沒有向華北增兵的餘裕。若有個萬一時,是想就近從華北方面向東北轉用兵力;但也覺悟到,這樣的兵力轉用,幾乎是不可能的難事。
但稻田正純認為:早在7月10日通過了由武藤章大佐所擬訂之日本本土三個師團動員案,已從根本上推翻石原莞爾部長的不擴大方針。

7月28日,日本政府下令撤走長江沿岸日僑,但上海日僑準備以武力保護,不在撤退之列。8月10日,日本海軍希望控制長江流域,日本海相米內光政要求陸軍出兵,但遭到陸軍次官梅津美次郎與參謀本部石原莞爾的反對,經過爭辯後決定派遣最小限度的兵力進行壓制。8月14日,日本近衛內閣召開臨時內閣會議,決定對中國採取「斷然措施」。

8月15日,日本下令總動員,以第3、11師團為基幹編組「上海派遣軍」,日本天皇任命松井石根大將為司令官,任務為「協同海軍擊滅上海附近之中國軍,並佔領上海及其北方地區要線」

日本帝國政府發表聲明:
帝國已達到其能隱忍之限度,為著膺懲支那軍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之反省,現今不得不採取斷然之措施。
9月5日,日本近衛文磨首相發表演說:「中國方面利用帝國之忍讓,侮日抗日之勢愈加高漲,戰局終於波及華中。至此,政府認為採取從來消極局部之手段已不能收拾局面,不得不積極全面對中國軍斷然給予一擊。」 9月10日,日軍西村敏雄少佐視查完上海戰況回報:「中國軍的抵抗確實頑強,無論被包圍或被砲轟均絕對不後退。派遣軍之臨時動員以軍艦運輸而後續部隊跟不上,使兩師團陷入苦戰。」日本陸軍認為上海方面兵力過少,即使增兵也只是杯水車薪,但由於必需突破上海方面的悲慘戰況,最終不得不同意增兵。日軍統率部決定增強上海派遣軍之兵力。

9月11日,日本發佈對第9、13、101師團及第3飛行團之上海派遣令(臨參命第99號)。採取不擴大方針的第一作戰部長石原莞爾隨即呈報辭職,轉調關東軍副參謀長,原職由下村定少將繼任。

10月4日,日本作戰部長下村定召開會議研究「是否擴大華北方面的作戰以實施山東作戰,或將其停留於適當戰線轉用兵團於上海方面」,作戰課課長武藤章強調應實施山東作戰,但內部最終決定:「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在上海方面的積極行動,以期獲得戰果。」隔日,決定轉用華北兵力將主戰場移至上海。下村定部長的著眼點在於想將敵軍主力予以擊破,截斷上海經濟迫使國民政府屈服。預定再派遣一個軍於10月30日在金山衛登陸,此登陸計劃引起參謀本部的爭論,認為準備不足危險性太大,但九國公約在即,最終仍決定斷然實施。日本陸軍省制定<昭和12年度對華北作戰計劃>:「對華中方面原計劃以第九軍佔領上海附近,但中國軍隊增加了兵力,構築了防禦工事,因此計劃新編第十軍從杭州灣登陸,兩軍策應向南京作戰。」 10月8日,日本參謀本部二宮義清少佐視查完上海戰況回報:『日本軍兵力強但缺乏彈藥,軍官死傷因狙擊所致,應改變服裝。中國步兵的戰法在於「緊跟對方步兵」;跟著對方以利用手榴彈或迫擊砲來分勝敗,另外也有避免受日軍炮擊的目的。』

10月17日,上海派遣軍的戰況並不理想(9月11日至10月20日,日軍只推進5公里),預定於14日對大場鎮的攻擊被迫延期,甚至原先的二線兵團(第13師團)也投入一線作戰,故日本參謀本部決議將主戰場由華北移至華中,在中國東北待命之第18師團及華北之第6、16師團及國內之第114師團、後備部隊兩個聯隊,均使用於上海方面;第16師團,預定由白茆口登陸。由於日本本土僅剩近衛、第7兩師團,顯見參謀本部對上海作戰期待極大。由於上海作戰消耗過大,日軍感到幾乎沒有餘力為而後的太原會戰增加兵力。日本陸軍省要求上海派遣軍於九國公約開會前攻下閘北、嘉定。

11月7日,為統一指揮上海派遣軍及第十軍,日本大本營編成中支那方面軍,由松井石根大將兼任方面軍司令,並下達臨參命600號(統制線):「將華中方面軍的作戰地區為蘇州、嘉興之線以東。」

參戰部隊 中國方面1937年9月21日以後,第三戰區司令官蔣中正,副司令顧祝同

左翼作戰軍 右翼作戰軍 中央作戰軍 其他

總司令陳誠 總司令張發奎 總司令朱紹良
第十五集團軍羅卓英
第39軍劉和鼎
第56師劉尚志
第74軍俞濟時
第51師王耀武
第58師俞濟時
第18軍羅卓英
第11師彭善
第13師萬耀煌
第44師陳永
第60師陳沛
第67師黃維
第八集團軍張發奎
第28軍陶廣
第62師陶柳
第63師陳光中
第55師李松山
獨立第45旅張鑾基
第九集團軍朱紹良
左翼王敬久
第71軍王敬久
第87師王敬久
第78軍宋希濂
第36師宋希濂
重迫炮第3營
砲兵第3團第2營
戰防砲第1營
右翼孫元良
上海市保安總團吉章簡
第18師朱耀華
第72軍孫元良
第88師孫元良
砲兵第3團第1營
第十九集團軍薛岳
第4軍吳奇偉
第59師韓漢英
第90師歐震
第66軍葉肇
教導旅
第15師王東原
第77師羅霖
第159師譚邃
第160師葉肇
第69軍阮肇昌
第8師陶峙岳
第16師彭松齢
第57師阮肇昌
第75軍周碞
第6師周碞
獨立第34旅
第13師萬耀煌
第32師王修身
第十集團軍劉建緒
新編第34師
第45師戴民權
第52師盧興榮
第70軍
第19師李覺
暫編第11、12、13旅

國軍參戰軍隊未必準確,部份僅列名戰區序列,實際可能被移轉至杭州灣、浙東防禦

日本海軍加賀、赤城、龍驤、鳳翔等航母於東中國海,策應日本本國機群作戰。

戰役過程8月11日,國民政府下令軍隊向上海集結。中國外交辦事處:「日軍急運軍械,水兵2000已登陸。」

8月12日,中國海軍完成對江陰水道阻塞作業,共沉大小船隻35艘。國軍第87師王敬久第259旅抵虹江碼頭;262旅抵蘊藻濱車站、吳淞鎮。第88師孫元良第262旅原本集結區為真茹,但孫元良鑑於一二八作戰經驗,獨斷下令262旅往閘北推進。

虹口、楊樹浦之攻勢
1937年8月14日,日軍飛機轟炸在公共租界與法租界交接處的大世界,造成上海平民三千人死傷[6]
美國媒體所發表之宣傳照片《中國娃娃》,《日軍轟炸後的上海南火車站》,1937年8月28日
日軍在上海和孫中山銅像拍照留念,攝於1937年8月13日,早上上午九點,日軍在坦克掩護下沿寶山路進攻閘北、虹口,國軍守軍第88師予以還擊。同時日軍艦艇主動開始向上海市閘北的國軍陣地進行炮擊,下午三點,日軍在海、空火力支援下,由租界再次向閘北地區寶山路、八字橋和天通庵路發起進攻[7],國軍523團第一營開始在上海八字橋遭遇日本海軍陸戰隊,雙方進入戰鬥狀態,八一三淞滬會戰就此展開。[8]8月14日,國民革命軍第88師進攻位於虹口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14時50分日寇木更津聯隊、鹿屋聯隊18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由臺北松山機場起飛後兵分兩路,9架轟炸我杭州莧橋空軍基地,9架轟炸廣德機場。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防空總臺首任少將總臺長陳一白當即無線電急告從南京開會直接飛抵剛剛降落的空軍第四大隊高志航少校大隊長迎頭痛擊,在不到30分鐘的空戰中,高志航擊落日機2架,全大隊擊落日機6架。當晚日本廣播稱「18架飛機中,有13架失去聯絡」。蔣中正在8月15日日記中記道:「倭寇空軍技術之劣,於此可以寒其膽矣!」(此後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提議以後每年8月14日為中國空軍節)。

8月14日,國民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同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長蔣中正下達總攻擊令,命令八十八師與八十七師奪回8月13日被日軍攻擊佔領的持志大學、五洲公墓、滬江大學、八字橋等市區據點,並向日軍陣地紗廠進攻。第88師第264旅長黃梅興在持志大學的戰鬥過程被迫砲擊中陣亡。[9] 同一日早晨,中國軍機前往黃浦江轟炸日本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巡洋艦。[6]。 8月15日,日本海軍第三艦隊開始實施對南昌、南京之越洋轟炸。颱風過境上海。

8月17日,國軍第36師到達南翔。

8月18日,日軍第3、11師團完成臨時動員,分別由熱田港、多渡津港出航,集結於馬鞍群島。國軍第十八軍由蘇州一帶進入戰場。

8月22日,日軍第3、8和11師團在海軍炮轟的配合下,發起兩棲作戰,繼續在川沙、寶山登陸。國軍第五集團軍於晚間對日軍實施全線反攻。原打算由匯山碼頭突破,可惜攻擊過早,第98師尚未趕到,導致第36師之攻擊陷入被動,陳誠:「我軍以五師之眾,對數千的敵陸戰隊實行攻擊,竟未能奏功,實在是當時部署種種不當的緣故。」[參 13]

羅店鎮之攻勢8月23日晨,日軍第11師團與中國海防司令沈鴻烈部戰艦激戰;下午,著名的先施百貨公司遭日軍砲彈擊中,造成上海平民傷亡。8月30日,日軍船艦噸量佔優勢,中國海防失守,日軍在30餘艘敵艦密集炮火掩護下,向獅子林、川沙口登陸,攻擊寶山、月浦、羅店。

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呼籲中日雙方停戰。但此時日軍第3、11師團開始向吳淞鐵路碼頭、川沙口(川沙鎮)實施強行登陸,並擊退了沿岸守軍。國軍江防司令劉和鼎電報請求支援,張治中覆電:「敵人於獅子林、川沙口登陸,即與陳誠次長商定部署,以第11師向羅店北進,支援第56師之作戰,而由正面抽出兵力為預備隊……是時據報蘊藻濱附近同時有敵軍登陸,我守軍迎擊中……」

8月24日,張治中電:「連日敵機甚為活躍,全日在各處轟炸,毫無間斷,我軍日間幾無活動餘地。」白崇禧:「無制空權,仗無法打。我官兵日間因飛機不能動,夜間因探照燈亦不能動。長期抵抗需另作打算。」

8月28日,日軍第11師團推進至川沙口南方地區後,以主力攻佔羅店鎮。

8月29日,德國顧問法肯豪森建議國軍死守羅店:「敵之目標,為驅逐我軍遠離上海,截斷我與政治、財政策源中心之聯絡。目前最要害地點,莫如羅店。宜絕對在該處阻止敵人,使不能犯劉行,更不能趨向嘉定。穩固由南翔經嘉定-太倉之連絡,極關重要。」

9月1日,日軍淺間支隊佔領獅子林炮臺。

9月2日,日軍岸上兵力遭國軍第十八軍阻於羅店一帶,原欲用在青島方面的天谷支隊轉派增援上海到達吳淞外海,沿吳淞鎮、月浦鎮、羅店鎮的路線推進。

9月3日,蔣中正督促張發奎在金山衛構築防禦工事,但隨著10月蘊藻濱、大場告急,原杭州海防駐軍移調,造成防務空虛。

9月5日,日軍淺間支隊聯合天谷支隊突破月浦鎮東方陣地。日軍分三步驟進攻:第一步由飛機密集轟炸,再升起觀測氣球,由砲兵及艦炮進行砲擊,摧毀守軍工事。第二步以戰車掩護步兵推進,砲兵、飛機持續阻絕國軍增援。第三步以突破之缺口向國軍陣地左右席捲,每前進一小段就構築機槍掩體,防堵守軍反擊。

9月6日,國軍第98師師長夏楚中奉令死守寶山。寶山守軍第583團第3營姚子青電報:「敵兵艦30餘艘排列城東門江面,飛機10餘架轟擊各城門……職決遵命死守。」師長覆電:「戰至一兵一卒亦須固守,準備充分巷戰,萬一城垣被陷,亦當與敵偕亡於城中。」姚子青陣亡於東門,除一人翻牆逃出外,守軍全數陣亡。陳誠:「激戰至6日十時,卒以傷亡殆盡,無法支持,全營官兵自營長以下偕城作壯烈之犠牲。」如此拚死壯舉震撼中國。國民政府下達第二期作戰計畫,命令各部隊停止現有攻勢,轉赴各預定陣地防制。第二期作戰指導:「如不能達到各個擊破敵人之目的時。依狀況後退至敵艦砲射程外,以決戰目的佔領陣地,乘敵海陸軍火力不能協調之際,發揚我精神與物質之威力」[參 14]。

第一期防禦9月11日,張發奎集團軍(右翼集團軍)轉進至杭州灣北岸;張治中集團軍(中央集團軍)退至瀏河、羅店、蘊藻濱;陳誠集團軍(左翼集團軍)退守江灣、洋涇一線陣地[參 15]。國軍第三戰區司令電:

為整理淞滬嘉瀏一帶陣線,節約兵力,俾達韌強抗戰之目的,第九、十五集團軍即刻轉移。第九集團軍北站、江灣、蘊藻濱右岸之線轉移,佔領預築陣地,但需節約兵力……
9月14日,日軍重藤支隊登陸貴陽灣,納入第11師團指揮。日軍攻擊重點放在羅店鎮南方。何應欽:「日軍在滬共約12萬人,不獨炮火優於我軍,即人數亦已相當。」

9月20日,國府軍事委員會將後方到達部隊編組第十九集團軍,加入左翼作戰。

9月21日,國府軍事委員會調整第三戰區部署,左翼作戰司令陳誠,右翼作戰司令張發奎,中央作戰司令朱紹良。

9月22日,日軍谷川支隊開始登陸;第101師團於吳淞、上海之間登陸,朝第3師團左翼推進。日軍主力突穿國軍第十八軍陣地。

9月27日,日軍第9師團於吳淞、上海之間登陸。

第二期防禦10月1日,日軍第13師團於吳淞、上海之間登陸,被定位為二線兵團[參 2]。

10月7日,日軍第3、9師團在國軍第87師及第一軍正面強行由蘊藻北岸渡河,國軍加以狙擊並激戰數日。

10月12日,何應欽:「戰事發生至今,國軍在淞滬死傷達六萬三千餘人。中國空軍損失約四十架,海軍幾已被全滅[參 16]。」

10月17日,國軍第二十一集團軍到達前線。

10月18日,國軍軍事委員會作戰組第一部劉斐因「不明原因」提供錯誤情報:「日軍有在杭州灣登陸企圖,估計最多一個師,不會對上海戰局有影響。」

第三期防禦主條目:八百壯士
10月22日,日軍向大場發動攻擊。顧祝同電何應欽:「聞敵將有三個師團來滬增援,其先頭部隊26日可抵滬。」

10月26日早,陳誠陣地司令部所在地大場失守,蘊藻濱被日軍突破。國軍下令自上海市區撤退:「本軍以達成持久抗戰之目的,除以一部據守鐵道沿線附近諸點外,將南翔以東陣地逐次轉移於吳淞江南岸。」陳誠、白崇禧、李宗仁均建議撤守蘇州河防線陣地,往吳福線、錫澄線移轉,蔣中正一度同意,但隨後又下令回防。晚,守衛「大場防線」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第524團第2營400餘人(報紙宣稱「八百壯士」),沿途收容傷兵、散兵,在團附參謀謝晉元兼任代理副團長、營長楊瑞符的指揮下,死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西撤。在日軍包圍下,守衛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孤軍奮戰,誓死守城,堅持4晝夜,擊退敵人數十次進攻。同時,上海人民也以極大熱情支持壯士,慰問品、藥品源源不斷地送入了四行倉庫,女童軍楊惠敏更在日軍戰機掃射之下,將國旗送予部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槍炮下飄揚,提振國民的抗敵之心。戰至30日,國軍糧彈俱盡棄守防線,撤入英租界。後被漢奸出賣,繳械俘虜再被轉至南洋作為苦力俘虜營。

10月31日,日本上海派遣軍為封鎖上海南市,決定攻擊蘇州河南岸的敵軍;第3師團開始渡過蘇州河;翌日第9師團右翼渡河成功。

10月,孫立人率稅警總團第四團在周家橋成功擊退日軍渡河。但在此役孫立人受到迫擊炮彈攻擊身受十三處創傷,因宋子文之助立即送往香港接受完整治療。

日軍登陸金山衛11月4日,日軍第13師團接替重藤支隊、永津支隊的長江守備任務。

11月5日,日軍第十軍成功登陸杭州灣金山衛,立即向黃浦江突進。

11月9日,日軍第3師團向龍華推進,第9師團向高家灣追擊。

11月13日,日軍第16師團登陸白茆口附近,向支塘鎮前進。

11月8日,太原、任縣失守。國軍於晚間下令淞滬戰線向平嘉、吳福線移轉。由於九國公約會議正在召開,蔣中正則電令前線希望再守三日。

11月9日,松江失守,蔣中正下令撤退,但部隊秩序已經混亂,國軍兵分兩路(北路沿京滬鐵路,南路沿蘇州河)向南京及杭州撤走,因日軍戰鬥機不停朝沿路退兵機槍掃射,國府軍此階段傷亡尤為慘重。

11月13日,國軍第15、21集團軍一部進入常福陣地。

11月15日,蔣中正召集會議,希望國軍努力抵抗掩護遷都。

11月19日,國軍下令棄守吳福線。

11月20日,蘇州失守,蔣中正宣布遷都重慶。

11月26日,國軍下令棄守錫澄線,上海戰役結束。

11月27日至12月7日江陰要塞因彈盡援絕失陷[參 17]。

宋美齡在戰爭期間親赴上海戰場慰問官兵,遭日軍炸傷出國醫治。

戰後1937年11月13日,國民政府發表自上海撤退之聲明:

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
1937年8月13日戰事爆發,廠礦遷移委員會成立,工廠內遷至1940年大體結束。內遷企業中67%是重工業,至1940年經政府部間協助內遷之技工約12,164人,其中機器業5,968人。

後果與評價[編輯] 對戰局的影響淞滬會戰原先蔣中正打算速戰速決,並將日軍的注意力從華北轉移到華中,為了達到這目的他將手中受過德國顧問訓練最精良的部隊全數送上前線。不過由於速戰速決的目標失敗,導致更多兵力加碼投入戰場與具有軍艦支援且補給源源不絕的日軍進行絞肉戰,總計國民政府在這場戰爭除了中央軍外,先後各派系部隊共78個師、7個獨立旅、3個暫編旅、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炮兵7團、財政部稅警總團、憲兵1個團、上海市保安總團、上海市警察總隊、江蘇省保安團4個團,3隊海軍艦隊,兵力總數60萬人以上。其中精銳部隊在戰鬥中損失了三分之二以上,使蔣中正的實力大為削弱。

此外,李宗仁在回憶錄中指出:「當時我軍參戰約五十餘師,戰鬥兵員在六十萬左右,約全國兵力的百分之六十。當時淞滬戰場離蘇嘉鐵路第一道國防線尚有百餘華里。投入戰場人數既多,然而上海是十里洋場,四面平曠,無險可守,日軍陸海空三軍的火力可盡量發揮,我軍等於陷入一座大熔鐵爐,任其焦煉。敵方炮火之猛,猛到我炮兵白日無法發炮,而夜間又無法尋找目標,只是盲目轟擊。所以淞滬之戰,簡直是以我們的血肉之軀來填入敵人的火海。每小時的死傷輒以千計,犧牲的壯烈,在中華民族抵禦外來的歷史上,鮮有前例。……是我國抗戰八年,犧牲最大,戰鬥最慘的一役。」蔣中正知道國軍只有極小的機會獲勝,上海將會失去。

馮玉祥說:「我們的部隊,每天一個師又一個師投入戰場,有的不到3個小時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個小時死了三分之二,這個戰場就像大熔爐一般,填進去就熔化了!」

1937年11月13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發表自上海撤退之聲明:「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

除了軍隊的耗損以外,淞滬會戰後期毫無章法的總撤退使整個戰線完全潰散,並讓日軍得以長趨直入,間接導致了南京保衛戰提早開戰。

以軍事面來說,國民政府不但戰敗以外還讓其軍事實力大幅受創,使得多年建軍付諸流水;但在政治面上卻是成功的,淞滬會戰將中日衝突成功的檯面化宣傳到國際媒體。也讓世界清楚中華民國政府對日本的立場: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將其一塊一塊地征服侵吞,也證明了中國絕不會向日本投降,而戰爭導致的國外資產損失與日軍的戰爭暴行有效的降低國外輿論對於日本的好感,也間接影響日後英美對中國戰場的支持。

最後,日軍原先希望藉由有限度衝突取得在華利益的作法,在淞滬一戰後開始無法收拾。淞滬會戰的時間長達三個月,最終也只能在傷亡慘重下勉強奪得勝利,而國民政府在此戰以後毫無對日本妥協的態度使日軍無法回收戰爭成本,在一無所得下日軍必須增兵以在這場戰爭獲得利益,這種惡性循環最終使日本國力逐步拖入崩潰邊緣,並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

對中國政治的長期影響蔣中正在淞滬會戰幾乎投入所有的精銳部隊,最後除了慘重傷亡之外戰爭還輸的一敗塗地,但日本當時尚未做好侵略中國的準備,因此無法有效的趁勝擴張,否則淞滬的戰敗後果將不堪設想。在這之後,中央政府的兵力與各地軍閥的差距縮小,這時中國共產黨、各地軍閥都各據一方,擁兵自重。日後長江中下游的各省的喪失,使得國府吃緊的財政更加雪上加霜,不得不與各地軍閥爭奪稅賦資源,造成抗戰中的內戰。淞滬會戰後大量的游勇散兵,國民政府無力加以收編,因此成為各地土匪游擊隊造成後方百姓的困擾,或者被中國共產黨加以吸收,使得八路軍與新四軍的實力急速強化,到1940年7月7日時八路軍、新四軍已發展到五十萬人[10]。蔣中正知道「攘外必先安內」,但還是沒法改變歷史。但由於中央軍的慘重犧牲,奠定了蔣中正作為中國抗戰軍事統帥的地位和形象。也讓抗戰時各地軍閥大多聽令重慶政府的命令,如果沒有淞滬抗戰,各地軍閥依舊無法統一指揮,蔣中正也無法處決臨陣脫逃、失守山東的韓復渠。

對上海城市發展的影響持續3個月空前慘烈的淞滬會戰極大的改變了上海城市發展的空間格局。上海的蘇州河以北地區,包括上海公共租界[11]的北區和東區,以及閘北華界,由於控制了黃浦江下游岸線,和陸上門戶火車站,曾經是20世紀初上海城市發展最迅速的地區。

淞滬會戰期間,閘北和虹口成為中日兩軍對峙的前線,閘北幾乎100%毀於戰火,虹口和楊樹浦的損失達到70%,此外南市區和吳淞的損失也相當嚴重。無數的建築物葬身火海,上百萬當地居民被迫避難到蘇州河以南的租界地區。

此後,上海城市的精華完全集中於蘇州河以南面積有限的租界地區,蘇州河以北地區嚴重衰落,對上海後來的城市發展造成了長期性影響。戰爭廢墟上後來曾經形成大片難民聚居的貧民窟,曾是上海很長時期內極其注目的城市景觀。(由於缺少保護價值,現在大部分已經改造成高層樓群)

陣亡將軍1.朱耀華中將。字強生,湖南長沙人,國軍第78軍第18師師長。1937年10月24日拂曉,日軍在150架轟炸機,10餘輛坦克掩護下,集中兵力猛攻18師駐守的大場鎮,18師官兵苦戰3日,萬餘官兵犧牲,大場鎮失守,舉槍自盡殉國。
2.吳克仁中將。字靜山,黑龍江安寧人,滿族,保定軍官學校5期炮科畢業,國軍第67軍軍長。所轄107 、108師是淞滬抗戰中最後趕到戰場的原東北軍主力,1937年11月8日拂曉,日寇柳川第10軍主力渡過黃埔江。9日,吳將軍在掩護上海守軍撤退時,在白鶴港遭到日軍便衣隊襲擊,壯烈犧牲。
3.路景榮少將。江蘇武進人,1902年生,黃埔四期畢業,國軍第98師583團團長,師部少將參謀長。1937年9月10號在上海月浦與日軍激戰中犧牲,時年35歲。
4.楊傑少將。字子英,河北容城人,1895年生,黃埔四期畢業,國軍第1軍第1師第1旅副旅長。1937年10月11日,在淞滬會戰顧家宅之役中犧牲,時年41歲。
5.龐漢禎少將。字胤宗,廣西靖西縣人,壯族,1899年生,廣西陸軍講武堂及中央軍校南寧分校高級班畢業,國軍第7軍第21集團軍第170師第510旅旅長。1937年10月23日下午3時,在陳家行指揮戰鬥中,被日寇火炮擊中犧牲,時年 38歲,後追授陸軍中將。
6.秦霖少將。字松濤,廣西桂林人,1900年生,廣西陸軍講武堂畢業,國軍第7軍第171師第511旅旅長。1937年10月23日,秦霖將軍在日機轟炸中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7歲,後追授陸軍中將。
7.黃梅興少將。字敬中,廣東梅縣客家人,1897年生,黃埔一期畢業,國軍第9集團軍第88師第264旅少將旅長。8 月14日下午3時許,黃梅興將軍親臨前線指揮,在愛國女校附近被日軍迫擊炮彈擊中,壯烈殉國,時年40歲。一同殉國的還有旅部參謀主任鄧洸中校及通訊排官兵30餘人。黃梅興將軍是淞滬抗戰國軍犧牲的第一位高級將領,後追授陸軍中將。
8.宮惠民少將。字劍豪,廣東曲江人,黃埔四期畢業,國軍第4軍第90師第270旅旅長。1937年10月28日在嘉定清水顯犧牲,時年36歲。
9.劉啟文少將。河南南陽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國軍第67軍第108師第322旅旅長。1937年11月8日在石湖盪與日軍激戰中犧牲。
10.蔡炳炎少將。字潔宜,安徽合肥人,黃埔一期畢業,國軍第18軍第67師第201旅少將旅長。淞滬抗戰中有「血肉磨坊」之稱的羅店爭奪戰中,8月27日晨,蔡炳炎將軍親率402團兩個營攻擊羅店日軍,不幸中彈陣亡,時年35歲,後追授陸軍中將。
11.吳桐崗少將。遼寧人,國軍第67軍參謀長,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松江與日軍激戰中犧牲。
12.鄧玉琢少將。遼寧東港人,國軍第67軍第107師參謀長。1937年11月9日在上海松江與敵激戰中犧牲。
13.朱之榮少將。遼寧人,國軍第67軍第107師第321旅旅長。1937年11月10日在上海松江與日軍激戰中犧牲。
14.李伯蛟少將。湖南邵陽人,早年投軍,國軍第28軍第63師第187旅旅長。1937年11月在上海金山衛阻擊日軍登陸部隊,激戰中犧牲。
15.吳繼光少將。江蘇盱眙人,1903年生,黃埔二期畢業,1937年11月11日在白鶴港與日軍激戰中犧牲,時年34歲,後追授陸軍中將
標籤:
瀏覽次數:177    人氣指數:977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日單身女 1/3窮到飯錢都不夠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成熟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5-23 05:54
她, 99歲,南海諸島,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