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展論壇 約翰·勞勃生是英國的一名殘疾人,他只有一只左手,全身癱瘓在床,只有右眼能見到一絲光。 他並未把自己關在黑暗裏,他用上天賜給他的僅有的那一絲光亮,讀書看報。他想,上帝既然給了他一絲光亮,就是沒有將希望的門關死。冥冥之中,他似乎在等待著什麼。等待什麼呢?這個淒苦的人世,有什麼可以為他帶來安慰呢?一天,勞勃生在讀報時看到一篇文章,此文介紹遠在庫侖山裏的一位姑娘,名叫美麗絲,29歲,與他同年,也是全身癱瘓,只有雙手可以略動。 勞勃生的心在那一刻被觸動,柔軟得可以滴出水來。他用右眼能見到的那一絲光亮,寫了一封信安慰她。他寫道:“上帝並未完全拋棄我,他給了我很狹窄的一絲光亮,讓我看到了你——我同樣不幸的朋友。” 他為她描述他的“快樂”生活:“我只有一只左手,不用擔心另一只手來和它搶東西了。”“我整天躺在床上,我想我的前世一定是個懶惰無比的人,為他的來生許下了這個連屋子都不用出去的心願……”“想知道我更多的快樂嗎?給我回信吧!”勞勃生在信的末尾寫道。 過了三個月,美麗絲果然來信了,告訴他,為了給他回信,她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才完成。“但這是一項多麼艱苦而又偉大的工程啊,我從中找到了以前從來未曾見到的樂趣,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麗。”美麗絲寫道。從此,這一對殘疾人書信往來不絕。 一天,勞勃生收到一封信,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美麗絲竟然向他求婚。美麗絲在信中說:“雖然,我們絕對不可能生活在一起,但我們可以成為一對精神上的恩愛夫妻,互相關心,互相鼓勵。親愛的,你同意嗎?”為了盡快回信,約翰·勞勃生用顫動的左手只寫了幾行字:“親愛的美麗絲,你是個勇敢、聰明、真誠、可愛的好姑娘,你的要求,我同意,我千萬個同意。親愛的,當你接到我這封信的時候,你就是我的妻子了,我願意在我們同去的時候,能夠葬到一起。” 愛情就這樣誕生了,誕生在兩個幾乎被上帝扔掉的人身上。他們的生命開始有了色彩,告別了黑白照片的時代。每一天,當第一縷陽光照進來的時候,勞勃生都會自言自語地說道,親愛的美麗絲,早上好。他把所有他能看到的東西,都當做是美麗絲給他的祈禱。每一天,當月光爬上床頭的時候,美麗絲都會情不自禁地說道,親愛的勞勃生,晚安。她把所有她能看到的東西,都當做是勞勃生給她的祝福。就這樣,這對信函上的恩愛“夫妻”開始了長達一生的精神上的愛情生活。他們在信中琴瑟和鳴,夫唱婦隨。勞勃生為美麗絲講他看到的故事,美麗絲為勞勃生講她心中的感受,如果分成行,那些文字就都是愛情的詩。當然,他們說得最多的,仍然是那個共同的理想:死後能葬到一起。 勞勃生一直活到1994年,享年63歲,而當他的死訊傳到他的“愛妻”美麗絲那裏時,美麗絲也跟著離開了人世,就像約好了一樣。人們在美麗絲的臉上看到了快樂和滿足的神情。好心的人將他們的骨灰合葬到了一起,墓碑上是勞勃生和美麗絲的名字,緊緊依靠著,風風雨雨,不離不棄。